-
洛阳被称为“神都”,这一称号源于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丰富的文化遗产。以下是一些原因:
1. "历史悠久的古都":洛阳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,有着超过四千年的历史。自夏朝开始,洛阳就是中国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。
2. "古代帝都":洛阳曾经是多个朝代的都城,包括夏、商、西周、东汉、曹魏、西晋、北魏、隋、唐等,是中国古代王朝的象征。
3. "文化瑰宝":洛阳拥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,如龙门石窟、白马寺、关林等,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,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。
4. "历史名人":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都在洛阳留下了足迹,如孔子、老子、诸葛亮、王维等。
5. "地理优势":洛阳地处中原,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,地理位置优越,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。
“神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- "文化底蕴深厚":洛阳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,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。 - "历史地位显赫":作为多个朝代的都城,洛阳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 - "自然景观独特":洛阳的自然景观如龙门石窟、白马寺等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。
综上所述,洛阳之所以被称为“神都”,是因为其在历史、文化、地理等方面的独特地位和丰富内涵。


举报 -
神都是洛阳的古称,意为“神州大地之都”!此外,神都是唐睿宗及武周时期洛阳的别名,也是武周王朝的首都。“神都”之名,最早出现在《水经注》。
史文记载:唐睿宗文明元年(公元684年)9月6日,临朝称制的武则天改东都洛阳为“神都”;垂拱四年(公元688年),武则天在洛阳加尊号“圣母神皇”;载初元年(公元690年),武则天改唐为周,以神都洛阳为首都,之后武则天在洛阳大兴土木,对洛阳进行了一系列建设,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度。
武则天以神都洛阳为统治中心将近50年,基本延续贞观之治,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,其影响之深远,波及当时的朝鲜、日本等国。
神都的建立:
唐朝贞观元年627年,号洛阳宫。此时的洛阳并无中央机关单位,仅作为太宗东巡的行宫。
显庆二年657年,高宗诏改洛阳为东都,“洛州官吏并如雍州”,唐朝中央行政机关“三省、六部、一台、五监、九寺”全部在洛阳设立,洛阳与长安并为两京,曰“东西二宅”,唐高宗时常往返两京之间。
光宅元年684年,武则天诏改东都洛阳为“神都”,此时洛阳政治地位已高于西京长安,成为首都。
705年中宗复辟,改“神都”为东都。此时唐朝再度恢复两京制。唐玄宗即位后也时常往返两京之间,直到爆发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,洛阳城也被叛军破坏严重,至此皇帝不在移居洛阳。
唐末904年朱温挟持唐哀帝迁都洛阳,4年后,唐朝灭亡。
举报 -
举报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