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关于洛阳是否有可能取代郑州成为河南的省会,这个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考量,包括历史、经济、地理位置、交通等多个因素。
首先,从历史角度看,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,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,曾是中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而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,则是基于其地理位置、交通等优势。
其次,从经济角度看,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,其经济发展水平、产业结构、城市规模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。郑州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、郑州新区等的发展,也使其在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的经济地位日益凸显。
再次,从地理位置和交通角度看,郑州位于河南省中部,交通便利,是连接华北、华东、华中地区的交通枢纽。而洛阳虽然地理位置重要,但在交通网络上,郑州的优势更为明显。
最后,从政策角度看,省会城市的设立往往与国家战略、区域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。目前,河南省会城市的设置并未有变动,且从国家层面来看,也没有出现将省会城市进行调整的迹象。
综上所述,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洛阳取代郑州成为河南的省会可能性较小。当然,这并不代表未来没有变化,但至少在短期内,郑州作为河南省会的地位较为稳固。举报 -
洛阳取代郑州成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,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。原因有三:
第一,从区位上看,洛阳位置偏僻,不如河南省“得中独厚”的郑州。
顾名思义,省会就是一个省的政治、经济、科教、文化、交通中心。这里的中心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,首先位置要居中为好,不能太偏;其次,功能上要有带动作用。从这一点来看,洛阳是没有优势的。

翻开河南省的地图,郑州市地处华北平原南部、黄河下游,居河南省中部偏北,并且处在豫北、豫南、豫东、豫西四大板块的中心。再看洛阳,位于豫西地域,并且西部还是山区,自身发展就受到局限,带动作用就更加有限。
第二,从地位上看,郑州已经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,洛阳无法超越。
2017年1月22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复函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。这是郑州发展最强的动力、最大的资本。有一个消息请大家注意一下,前不久,《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重大项目库(2017—2020年)》正式发布,这些重大项目至少都是5000万元以上投资的项目,入库项目总数是3489个,总投资规模44993亿元,并且还只是2017年到2020年4年的。
只是比这一点,洛阳4年内根本不可能有4万多亿的投资。所以,郑州得“中心城市”之便利,已经走上了强者恒强的快速发展轨道。洛阳只能望其项背。
第三,从实力上看,郑州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洛阳。
先看人口,到2017年底,郑州市总人口988.1万人,城镇人口713.7万人;洛阳总人口710.1万人,城镇人口382.2万人。人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力量和要素,在人口因素上,洛阳明显不足。
再看经济,2017年,郑州地区生产总值9130亿元,人均93143元;洛阳4343.1亿元,人均63759元。一切要靠实力说话,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,想把郑州从省会的宝座上拉下来,是不可能的。更何况,在有的省份,省会城市经济实力不如省内其他城市,早就羞愧得不要不要的了。
再看科教,2017年底,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郑州有237个,洛阳62人;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,郑州359个,洛阳87个;省级重点实施室,郑州29个,洛阳20个。普通本专科院校,郑州58所,洛阳7所;在校大学生,郑州93.5万人,洛阳14.5万人。
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纵使历史底蕴再深厚、过去的地位再高,但是现阶段的洛阳根本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与郑州争夺省会的座椅。当然,如果遇到全国行政区划大的调整,或者郑州成为直辖市,洛阳或许会东山再起,只是这只是一个假设。
一家之言,客观分析,请洛阳朋友莫见怪,也请郑州朋友莫在意,关注当下,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。
举报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