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视角下的清晰洞察,为何我们普通人看事儿胜过文件?——以湖北“副中心”建设为例

洛阳 更新于:2025-09-29 00:46
  • 用户9592754082432
    有时候真觉得,咱们普通人看事儿,比文件里写的要清楚。
    前几年说要学隔壁湖北,搞俩“副中心”带着大家一起飞,点名了洛阳和南阳。一个老牌工业家底厚,一个几百万人口摆在那,听着是那么回事儿。
    结果呢?名分给了,但风口却吹向了别处。
    你都想不到,现在河南真正的两个“小马达”,一个是从天上来的,一个是从水里来的。
    天上来的那个,叫郑州航空港。那地方简直就是个“妖孽”。全国独一份的航空经济实验区,飞机起飞降落拉走的货,占了全省出口的一大半。比亚迪的新车一辆辆往下开,顺丰都跑去那里搞高铁快递了。你给它一个名分,它还你一个经济奇迹,这劲儿,哪是“副中心”三个字能框住的?
    水里来的那个,更魔幻,是周口。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城市,愣是靠着一条河,把自己玩成了河南通江达海的门户。现在的周口港,吞吐量比好多长江沿线的港口都猛,成了淮河上的老大。以前总觉得周口人多,穷,现在人家靠着水运,把一船船的钱往家里拉。
    这就叫“时也,命也”。
    再回头看看洛阳和南阳,不是说它们不努力,是真的有点“既生瑜何生亮”的无奈。洛阳这位“十三朝古都”的老大哥,眼睁睁看着风头被抢;南阳坐拥那么多人,却还在为怎么把农业盘活而发愁。
    说白了,时代变了。
    以前我们觉得,一个地方牛不牛,看它历史多厚重,人口有多少。现在才明白,真正决定一个地方未来的,是“流量”。
    货物的流量,资本的流量,信息的流量。
    谁能把这些流量攥在手里,谁就是牌桌上真正的赢家。名分只是锦上添花,真正的发动机,早就藏在那些轰鸣的货机和远航的货轮里了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